硯山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關於征求《硯山縣2021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修改意見的函
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提高農業補貼資金使用效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根據《文山州財政局 文山州農業農村局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的通知》(文財農〔2020〕9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草擬了《硯山縣2021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現向廣大群眾征求意見和建議,請高度重視,認真修改,於2021年3月25日前將修改意見和建議反饋至縣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局,逾期不反饋,視為無意見。聯係人:趙庭洪,聯係電話:18088284021、3122401,QQ郵箱:1239323500@qq.com。
硯山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
2021年3月19日
(此件主動公開發布)
硯山縣2021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方案
(征求意見稿)
為貫徹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提高農業補貼資金使用效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文山州財政局 文山州農業農村局關於提前下達2021年中央農業相關轉移支付資金的通知》(文財農〔2020〕9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製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和提品質等各項工作,推動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圍繞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供給安全、農民穩定增收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等目標,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農業補貼政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全縣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二)基本原則
1.整合優化,注重績效。整合相關農業補貼資金,進一步明確政策目標,突出工作績效。
2.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向社會公開補貼政策和辦法,公示補貼農戶、補貼標準、補貼麵積、補貼金額等,全過程陽光操作,公開透明,確保補貼公平公正落實到位。
3.資金下達,直補到戶。補貼資金通過農戶“一卡通”一次性發放到農戶手中,確保農民受益。
二、主要內容
(一)補貼對象。擁有耕地承包權的種地農民。
(二)補貼用途。為加強農業耕地及生態資源保護,補貼資金應引導農民主要用於減少農藥、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糞便,增施農家肥;鼓勵有效利用農作物秸稈,禁止焚燒秸稈,鼓勵秸稈堆渥、粉碎還田,鼓勵秸稈青貯發展草食畜牧業;大力發展節水農業,鼓勵發展噴灌、滴灌、管澆等節水農業措施,推廣水肥一體化,主動保護地力;鼓勵深鬆整地,改善土壤耕層結構,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其他有利於耕地地力保護、提升的措施。
(三)補貼範圍。補貼麵積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麵積為基數,種糧麵積為參考進行補貼發放。尚未完成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地方,以擁有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證的耕地麵積為基礎,對存在爭議未頒證的農戶,鄉鎮可以不予發放補貼。
此外,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列入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範圍:已作為畜牧養殖場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糧田轉為設施農業用地、非農業征(占)用耕地等已改變用途的耕地;長年拋荒地、占補平衡中“補”的麵積、質量達不到耕種條件的耕地;已經納入退耕還林、還草(天然林地、草地)的耕地。
(三)補貼標準。補貼標準由各鄉(鎮)根據縣級下達的補貼資金,結合本鄉(鎮)土地確權麵積綜合測算確定。
2021年,全縣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5113萬元(如果資金有變動,則以縣財政局下達的資金通知為準),以2021年糧食作物計劃播種麵積108.5萬畝為測算依據分配到各鄉(鎮)包幹使用,如有結餘,可以用於彌補上一年度資金缺口,結餘資金原則上應於下一年度使用完畢。
三、方法步驟
(一)麵積申報。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村民委員會(社區)組織農戶據實申報並登記造冊,造冊後由村民委員會(社區)負責按今年實際補貼麵積進行統計彙總上報鄉(鎮)彙總。
(二)張榜公示。以各鄉(鎮)名義進行補貼公示,各行政村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張榜公示,公示內容包括農戶姓名、村寨、補貼麵積、補貼標準、補貼資金、舉報電話等,公示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有異議的,應及時複核,有問題的及時糾正;無異議後則由村民委員會按組、農戶數和實際核定補貼麵積、金額進行彙總。經村委會(社區)負責人和經辦人簽字、蓋章後,報各鄉(鎮)彙總。
(三)核查確認。各鄉(鎮)負責對村級上報的麵積進行核查,核查無誤後按時將村數、組數、農戶數和核定麵積、補貼金額進行複核後彙總,經鄉(鎮)負責人和經辦人簽字、蓋章後,報縣財政局、縣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局備案。
(四)補貼兌付。各鄉(鎮)接到縣財政局下達的資金後,組織相關部門及時將補貼農戶花名冊委托各鄉(鎮)農商銀行直接將補貼資金兌現到農戶“一卡通”賬戶中。對發放時農戶信息出現差錯導致補貼資金不能及時兌付到戶的,由硯山農商銀行與各鄉(鎮)對接核實後及時補貼到戶。
(五)時間進度。為確保補貼資金及時到位,要求各鄉(鎮)必須完成麵積核定、登記造冊、公示和審核彙總等工作,並於2021年10月30日前全麵完成補貼資金發放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的實施涉及農民切身利益,關係重大,各鄉(鎮)、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按照惠民補貼發放要求,嚴格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財政局負責落實補貼資金預算、會同農業農村部門製定補貼資金分配方案、撥付補貼資金、監督檢查補貼資金使用情況。農業農村局負責組織補貼麵積核實和監管工作。其他有關部門協同配合,形成合力,加快推進。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財政局、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縣自然資源局、審計、信訪、農商銀行、各鄉(鎮)人民政府等有關部門的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於縣農業農村科學技術局,負責協調落實補貼具體工作。
(二)明確職責
縣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補貼政策的組織實施、實施方案製定、麵積核準以及資金監督使用和績效落實;縣財政部門負責補貼資金落實、資金撥付、績效評價和資金監管。縣人民政府承擔補貼發放主體責任,主要負責補貼政策的組織實施、協調推進、兌付資金、宣傳解釋和問題反饋等工作。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轄區補貼政策的具體組織實施管理工作,做好補貼麵積的申報、統計、核實、張榜公示、信息的審核和錄入以及政策解釋等工作。
硯山農商銀行(含鄉鎮農商銀行)接到各鄉(鎮)人民政府送達的造冊登記農戶信息電子表和劃入的補貼資金後,及時對農戶信息進行驗證,及時把全部補貼兌付完畢。縣農商銀行負責對各鄉(鎮)農商銀行開展業務指導,對各鄉(鎮)農戶戶主死亡、分家、外出務工、卡丟失、精神病等農戶在辦理“一卡通”時所提供材料標準做到一致,以通融和便捷的方式給予辦理,提高補貼兌現進度和工作效率,隨時向縣農業農村和科學技術局、縣財政局、縣紀委等有關部門提供所需補貼兌付的相關數據和進度,確保補貼兌現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三)強化督查監管。各鄉(鎮)要設立舉報信箱、公布舉報電話,拓寬補貼問題線索反映渠道,接受社會監督。縣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林草、財政、審計等部門建立運行監管機製,加強農業補貼政策補貼情況的日常監督,落實資金執行定期調度工作機製,采取定期與不定期抽查、明查與暗訪結合、專項監督審計與交叉檢查等有效形式,對補貼資金的申報、公示、審核、發放等環節加強監管,糾正農業補貼政策資金發放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農業補貼政策落實到位。對虛報麵積、騙取、套取、貪汙、擠占、挪用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的,或違規發放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的行為,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四)做好政策宣傳。各鄉(鎮)要進一步完善縣、鄉、村三級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信息公開製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積極開展“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宣傳,提高農民群眾對補貼的認識,充分調動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增加政策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促進政策的有效實施,為綠色農業的穩定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要發動基層幹部深入村組、農戶宣講政策,為農民群眾答疑解惑,贏得廣大農民群眾及村級幹部的理解和支持。
(五)注重績效考核。縣財政、農業農村等部門要密切跟蹤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政策調整完善工作進展動態,進一步加強信息溝通交流,建立健全聯合考核工作機製。各鄉(鎮)於2021年6月起,啟動補貼資金使用“月報”工作製度,在由縣農業農村、財政部門為單位,於每月15日前將補貼工作進展情況上報州農業農村局、財政局。2021年10月30日前,全麵完成2021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兌付工作,縣農業農村、財政部門聯合將當年補貼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報告分別報州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
附件:硯山縣2021年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分配表
附件
硯山縣2021年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資金分配表 | ||||
單位:萬畝、萬元 | ||||
類別 | 鄉(鎮) | 補貼麵積 | 金額 | 備注 |
直接補貼到戶資金 | 全縣 | 108.50 | 5113.00 | |
阿舍鄉政府 | 4.96 | 233.74 | ||
平遠鎮政府 | 30.12 | 1419.39 | ||
稼依鎮政府 | 8.20 | 386.42 | ||
維摩鄉政府 | 15.76 | 742.68 | ||
盤龍鄉政府 | 5.82 | 274.26 | ||
八嘎鄉政府 | 5.62 | 264.84 | ||
者臘鄉政府 | 6.17 | 290.76 | ||
蚌峨鄉政府 | 3.81 | 179.54 | ||
阿猛鎮政府 | 12.62 | 594.71 | ||
幹河鄉政府 | 6.28 | 295.94 | ||
江那鎮政府 | 9.14 | 430.72 |